年末中美两国的重要会议均释放了一定的积极信号,港股大盘上周低开高走,恒生指数全周上升2.9%,收报16,792点。恒生科指全周上升2.1%,收报3,780点。由于年末假期临近,投资者交易参与度有所下降且缺乏明显的交易倾向刺激,上周大市日均成交金额按周减少9.4%至907亿港元,而港股通也净流出99.1亿港元。

  受惠于美联储货币政策转松的预期,叠加中国京沪两大一线城市齐降首套及二套房首付比例,给低迷的投资情绪带来一定刺激,顺周期板块均有较好表现。恒生综合行业分类指数中仅电讯业下跌,原材料、综合企业、地产、信息科技全周分别升3.9%、3.5%、3.3%及2.8%。

  中国信贷脉冲指数已连续四个月回升,显示下半年以来一系列财政及货币政策逐渐起效,但是经济复苏态势具波折。11月消费、投资、工业生产三头马车好坏参半。

  除餐饮外,包括商品、汽车以外及整体社零的两年平均增速继续回落,限额以上商品中,烟酒、中西药、汽车及体育用品仍可保持较高的平均同比增长。

  工业增加值在剔除基数效应下的两年平均增速为+4.4%,较10月有所回落,上游的采矿业、下游的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同比增速较10月加快。

  虽然房地产销售端压力未有改善,但供给端出现积极信号。11月商品房销售额及销售面积分别单月同比-16.9%及-21.3%,跌幅较10月再度扩大,表明8月以来出台一系列稳定楼市的政策边际效用已有所下降。不过,房屋新开工面积单月同比+4.1%,是2021年3月以来首次转正;房屋竣工面积单月同比+10.3%,新开工与竣工剪刀差继续收窄,房企的信心似乎有所回暖,而京沪两大基本面最强的一线城市进一步放宽需求端政策,预计有助提振短期的购房需求。

  11月金融数据显示信贷需求仍延续9月以来的低迷态势,政府融资发力导致整体社融超高增,但新增人民币贷款结构不佳,市场主体均缺乏借贷意愿,M1-M2负剪刀差继续扩大,货币流转不畅顺。央行指出要加大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,引导信贷合理增长、均衡投放,提升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的质效。央行于上周五进行了1.45万亿元MLF操作,净投放8千亿元中长期资金,释放积极信号。随着财政政策成为政策工具箱的首选,预计后续降准、降息短期会加速落地,以及定向投放等货币政策或将出台配合。

  12月FOMC释放偏“鸽”派信号,加息周期已完结,美联储刻意引导降息预期。

  美联储对美国经济实现软着陆充满信心,当前美国实际利率已达到2.4%,减息只是为了控制过高的实际利率,避免过度紧缩带来衰退风险。至于2024年降息会否多于三次,视乎通胀回落的进展或美国增长状况。当前利率期货市场预期2024年降息六次,需要小心是否演变为经济衰退的降息预期,当经济数据显示衰退风险上升,市场的降息预期和美联储的降息态度才会更强烈。

  不过,只要无风险利率不再向上,势必一定程度纾缓港股的估值压力。

  总体上,当前港股估值便宜,人气低迷,若边际上出现利好消息便很容易触发反弹。不过,港股的升势能否有持续性,仍要等待中国经济复苏动能恢复。

  继续看多消费电子、公用事业、工程机械。另外,关注受惠美元利率下行的黄金股、软件及生物医药。

  此前宣布巨额回购的太古集团(19 HK/81 HK)可以关注。香港地产股及内房股短期很可能会出现超跌反弹,特别是负债比率较重的香港地产股如恒基地产(12 HK)、新世界(17 HK)的弹力或会较高,但是反弹的可持续性仍需观察。